close

  □晨報記者 岳 強
  在江南的秋高氣爽中,今天迎來了節氣上的立冬。雖說天尚暖,但自然軌跡運行到冬令,就該養藏了。
  “春生夏長秋收冬藏”,這個“藏”該藏些什麼?《遵生八箋》中曰:“冬之三月,乾坤氣閉,萬物伏藏,君子謹戒,節嗜欲,止聲色,以待陰陽之定。”這“萬物伏藏,君子謹戒”八個字涵蓋了身心行為所有方面,絕非僅僅就養生而言。而“節嗜欲,止聲色。”明顯指的是用減法而非加法,那作為減法的養藏該如何而養?又如何藏?
  就如同中國啟蒙教育要“三百千千”系統遞進次第修學一樣,我們系統理解冬令養藏這個概念,實際上包含了身心行為三個層面:“心藏養福,身藏養壽,行藏養祿。心寬厚以藏狂傲,身樸淡以藏嗜欲,行仁和以藏馳逐。”這看似簡單的口訣次第謹嚴地將身心行為對一生福祉的影響,從藏著手系統闡釋培元植本的因果脈絡。這種口訣式的記誦方式也是中國特有的傳承手段,像給小朋友建立規矩有《弟子規》,學習中醫入門有 《湯頭歌》、《藥性賦》,詩詞格律啟蒙則有《笠翁對韻》、《聲律啟蒙》……若真要理解中國傳統文化,非系統學習而不可得。反觀當下的教育,多為碎片化知識的灌輸,而非系統的學理與方法言傳身授,這就是傳道與解惑之別:傳道者授之於漁,解惑者授之於魚而已。
  節氣之道就在於法天地和陰陽遵時則,順之則生,逆之則亡。《淮南子·時則訓》言:“冬行春令,泄;行夏令,旱;行秋令,霧。”這都是古之學人千百年觀測積累的經驗之談,天氣如此,人心亦然。時下物豐欲炙,就連修行者手中的念珠如今都成了生意場上爆炒的籌碼。當中國人仿佛要買下全世界一般在各大拍賣行掃貨之時,其實正是危機漸近之日。
  就如同今天立冬一般,雖然高天麗日秋氣暖,寒從足起漸侵髓,不懂身心行為上的養藏之道,任物欲、食欲、色欲炙燃,恐怕受苦之日不遠矣。所以,竹林七賢之一嵇康在他《養生論》中提出養生五個難點:“名利不滅;喜怒不除;聲色不去;滋味不絕;神慮轉發。”而藥王孫思邈在其《養生百字銘》中則道:“若要諸疾退,常當節五辛;安神宜悅樂,惜氣保和純。”那冬令養藏知道該藏什麼後,那又該養什麼呢?
  其實,很簡單:養心慈,養身儉,行不為天下先。
  (原標題:立冬養藏 藏點什麼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q16eqckb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